近年来,祭扫文化多种形态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需要怎样的祭扫文化?”这一民生之问,已成为一个探究性课题摆在殡葬工作者面前。这是深思熟虑后的文化反思,这是鼓点般震响的时代叩问。
我们需要怎样的祭扫文化——一个从文化层面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祭扫文化,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人们深邃的思考。发人深省的问题往往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尤其是从文化层面提出问题,更具有文化内涵及指导意义。看一个问题是否涉及文化层面,有三个支点:一是关乎群体行为、民族活动,而不仅是个别人的行为;二是涉及人们长期的、形成习俗的,而非临时的行为;三是外在的行为实践和内在的文化理念协调统一,是知行合一的,不是行知有违的。我们需要怎样的祭扫文化,正是基于这三个要点,向人们、向殡葬工作者发出的叩问。为此,我们不妨先简要地勾勒出祭祀文化的基本形态特征。祭祀文化作为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殡葬文化分支,可以概括为思、赞、敬、奉四个方面。
思通过各自认可和可实现的方式,如在先人的灵前、象征物前进行对话或默语,对逝者实施思念、追思、缅怀。思的过程是祭祀文化的核心。因为思,才动情,才有传。传即传承,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传承懿德嘉行,传承逝者人生文化。思之愈深,传承愈真愈切,祭祀活动意义越大。
赞发自于“死者为大”“死者崇高”的社会心理。当朝夕相处的长辈或同伴匆匆走完了人生之路,生命之光悄然熄灭之际,出于同情、怜悯或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发出由衷的礼赞是祭祀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赞是出于礼仪程序要求,更是发自内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追悼词、追思会发言、挽联、挽幛、追思卡的纪念文辞等,无不可以表达对逝者的赞誉。不过要注意的是,对逝者的人生适当予以溢美是人之常情,但应适度,符合逝者人生实践,不要忘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敬是以礼仪等方式,对逝者表达真情厚意。除了遵循仪式程序,示敬方式要与祭祀场合相协调之外,还应注意服饰、行为举止、神色等。服饰应素洁整肃,行为应端庄稳重,神色应专注含情。
奉是出于“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视逝者如同活着还需要进行日常消费,向逝者献上礼品和生活消费品的行为过程。前述思、赞、敬都是人的本体行为方式,奉则是借助外物进行的祭祀礼仪活动。奉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预先将牲酒、饭食、果品、鲜花布设于祭台、供桌,是静态奉祭;现场依次轮献(如轮流献花),向祭台酒杯多次斟酒,是动态奉祭,更具有“事死如事生”的象征性。
需要阐明的是,“事死如事生”毕竟还是“如”,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此等同。在古代,作为祖先崇拜的重要体现,祭祀往往与灵魂信仰相联系,但在有识之士看来,追念先祖并非是功利地让逝者获得多少利益,或向其祈求给生者带来什么好处,而在于生者从祭祀活动中获得人生体悟,从而有助于培养德行,即曾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荀子对此做了进一步表达:“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明晰了祭祀文化的基本形态特征,接下来便要对祭祀文化的根本功能加以探析。在面对我们需要怎样的祭扫文化这一时代之问、世纪之问时,殡葬工作者只有从祭祀文化的本质性问题反思探究,才能把握祭祀文化的发展方向。
张桐在《死亡:考察近代上海社会变迁的特殊视角》一文中认为:“死亡释放的是对旧有家族结构的最大破坏。而对逝者的悼念与哀思却是稳定与加固家庭、社团这些传统亲缘组织的最好方式,唯有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帮助先人们在胼手胝足的小农社会对抗自然、对抗不公。”这一观点有两个要义,一是认为对逝者进行祭祀活动是借死亡之机实施的强有力的组织行为,这种组织行为具有明确目的和强烈动机,在松散的自然经济时代,通常很难有这种强有力的组织行为。二是祭祀活动是家庭、家族、社团传统亲缘关系的稳固器,揭示出了祭祀文化所具有的社会稳定功能。
丧葬仪式暂时化解了亲人离世带来的精神和家庭关系的冲击,而祭祀通过常年对死者的回忆追思,定期强化家庭成员间的联系,维持族群凝聚力,使得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关系保持长久稳定。因而祭祀可视为是一种应对家庭成员逝世而带来情感崩溃和社群瓦解的生存策略。这就将祭祀文化的意义从情感层面提升到了社会层面,是对祭祀文化认知的深化。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诸如表达思念之情,抚慰哀伤情怀等等,这些都仅是祭祀文化的部分现象性功能,人类社会传承数千载的祭祀文化,其本质——或者说根本性功能——在于社会人际关系和组织结构的重建、恢复乃至演进。
践行这一根本性功能,固然离不开对传统祭祀文化中优秀成分的传承,然而,回应时代的叩问,我们思考的范畴不应限于回顾概括历史,还应该开启新思维的大门。传统祭祀文化难免偏于循古怀旧,主导认知、主要功能在于对死亡空缺的填补,心灵哀伤的抚慰,继往有余,开来不足,表现出祭祀文化侧重往昔的单向性,如此导致行为方式上的因袭,可能导致祭祀文化创新力不足。为此,回应时代的叩问时我们应敞开三扇大门:一是在浓郁的传统祭祀文化氛围中,叩开习惯性思维的大门,将祭祀文化大胆地列进文化创新的行列之中。
二是在遵循传统伦理关系的氛围中,叩开建构新型伦理关系的大门,以祭祀活动为媒介,推进新型人际关系进步。
三是在人们日益重视绿色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叩开文明生态祭祀风尚的大门,把个人的祭祀行为同社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领悟并担当起祭祀活动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我们应有怎样的祭扫文化——一个以推进祭祀文化创新发展为使命的话题在这个时代发出的叩问中,“应有”二字值得关注,它意味着对现实存在的祭祀文化的超越,蕴涵向着期望中愿景的提升。由于祭祀文化的各个方面均有其个性特色,我们很难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去做统一的规定和描述,但从原则上把握祭祀文化的发展愿景和方向,颇能为人们所认同。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祭祀文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01首先,遵循现代社会伦理原则。祭祀从来都是按伦理关系进行的,符合伦理关系的祭祀活动才会被确认,得到普遍施行,这是所有祭祀文化、祭祀活动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是社会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条款。现代社会伦理原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项构成的。但需注意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又是在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取向的大前提下实施的,与这两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相割裂的价值准则是无法实现的,进而也就不可能建设成为先进的现代祭祀文化。
再者,就公民个人层面来说,这四项价值观先后排序也是颇有讲究的,爱国居首,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敬业居次,是个人与事业及同业者的关系;再次是诚信,涉及人品、品质;友善是个人接人待物的态度、风格,彰显个人风范,提升个人亲和力。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伦理关系不仅包括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还包括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遵纪守法;个人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如诚信服务、不欺诈等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时代伦理关系的完整图谱,依照这个图谱对逝者作出人生评价,祭祀更具有合理性、时代感,这样做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祭祀文化。02其次,遵循适应性原则。我们应有怎样的祭祀文化,显然不限于现实中所存在的祭祀文化,还包含了民众所期望的文化创新性祭祀文化。这种创新应具有多重适应性,既适应家庭、社会各级组织、城市地域关于文明精进的要求,又要适应所处时代的价值观体系,还要与科技水平、人们的科学观念相适应。既然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或生活方式(或样式)”,那么它就与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相关联。
例如,当几十年前城市居民住房面积非常狭小时,家祭就是难以从容实现的。只有当居民住宅空间较为宽敞时,家祭文化才能日益兴起;只有当绿色发展观念和文化生命观被人们深度接受时,新的绿色、文明祭祀文化才能在人们心中牢固确立。祭祀文化的演变一方面遵循着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对时代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又会因人为积极地推动其改革而较快发展,存在着对改革推进的适应性。所以适应性原则也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文化特性之一。03再次,遵循特色化原则。人们需要的祭祀文化应是具有特色的,虽然祭祀文化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在时间上沿袭传统,在空间上采取从众行为,缺乏改革创新的活力。但跨越时空的考察就会发现,它实际呈现出各个时代和地域的特色。任何文化和它的特色是紧密联系,二位一体的。我们所需要的祭祀文化应是具有新时代和本地域特色的祭祀文化。特色造就祭祀文化的丰富多彩,满足人们不同祭祀目的、层级对象和人文情感的需要。
或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强调祭祀文化特色化,那么前两年颁发的《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两者间是否产生矛盾呢?《指引》统一的是“文明”这一原则,引导祭扫活动向高层次先进方向发展,在此前提下,祭祀文化尽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因此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借鉴,而非冲突。同时满足祭祀活动两个特性的发展需要,这本来就是文化与生俱来的本性和优势。04最后,遵循审美原则。审美追求从祭祀文化的历史源头便存在。无论从祭祀活动产生的动因,祭祀形式的思、赞、敬、奉来说都包含着人们对情感美、行为美、形式美的追求。祭祀文化美在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美的形态可变,审美的总体追求迭代继承,这是祭祀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
人们的审美追求是受审美观支配的。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决定着祭祀文化的审美判断和审美取向。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以龙翔九霄、高歌盛舞,展示了欢乐祥和、崇高统一之美;各地殡葬组织举办的各类公祭、共祭以及生态节地葬区的祭祀活动,展示着人们追思先人恩德,继承先贤优秀人生文化所怀有的情感之美;家庭祭祀中表达的感恩尽孝、墓前片语心言的深情对话,吐露着人间最真诚朴素的眷恋之美等多种审美元素。
遵循审美原则,少不了对既有祭祀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去粗存精、存良剔莠、倡新抑陋,才能符合今天和日后的需要。诸如披麻戴孝、锣鼓喧天、恣意张扬、奢侈低俗应加以剔除,而敬畏生命、崇尚人生文化、生态理念、绿色祭扫应努力倡导。
对“我们需要怎样的祭扫文化”这一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从文化形态上描述,还应该从文化内涵的若干维度上勾勒基本框架,确定要义。符合现代社会伦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富有文化特色、引发审美体验,这四个维度,便是运用文化思维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应对的参照。
我们需要怎样的祭祀文化,是文化的沉思,是殡葬行业的沉思,也是民众普遍的发问,时代的叩问。这不是一个封闭式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层面的开放式问题。本文的思考和探究,只是勾勒出了概略图景。这个问题更为完美的答案和结论,将在人们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中得到深化。